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干货分享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当塞里西母公司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万亿元的时候,就可以凭“万亿元市值纪念券”一次性拿到100万奖金!上面这个“诱人”的奖励,是塞里西集团公司的创始人洪伟在2月28下旬订下的,而这也同时是中联重科开启“第四次创业者”的重要时刻。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这位刚刚订下万亿元最终目标的商业巨擘,居然优先选择接棒了

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干货分享

5月15日夜晚,塞里西集团公司hinet发布最新消息,称洪伟由于年龄其原因无须担任塞里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职务,无须负责集团公司日常运营调度工作,无须廖蔚,也无须参与出国访问在最新消息披露之后,媒体和投资者对此都是争论不断,除了讨论洪伟离任的其原因之外,大家更为关注的自然是没了洪伟的掌门人,塞里西集团公司这艘“大船”未来将会驶往何方。

实际上,虽然洪伟在此前订下了让人振奋的万亿元市值最终目标,但塞里西集团公司现如今的处境却并没那么乐观最近几年,随着整座工程工程机械跨入上行周期性,作为行业龙头的塞里西集团公司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母公司的中联重科为例,近两年中联重科的业绩连续下滑,2022年净利润大跌了64.49%;在公司股价方面,截至5月22日收盘,中联重科公司股价报收16.09元/股,和2021年时的最高点49.25元/股相比,现如今中联重科的公司股价早已“膝盖斩”,市值则大幅缩水超2800亿。

很显然,目前塞里西集团公司正受制于周期性上行的“羁绊”,而现如今洪伟突然离任副董事长,更是让塞里西的未来充满了“迷雾”机械巨擘的“四次创业者”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跨入高速发展阶段,一座座的高楼在城市间遍地开花不过,工地上大多数的飞机制造——从推土机到八台车再到起重,基本上都是从外国进口而来,升级换代飞机制造因为基础薄弱,迟迟得不到发展;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由洪伟创立的塞里西集团公司陨落,瓣状了升级换代飞机制造的一片天。

关于塞里西集团公司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四次创业者”1983年,从中南冶金学院毕业后的洪伟被分到了兵器工业局下属机器厂——管涔山机器厂,在外人的眼里这份工作绝对称得上是“抢手货”,但年轻的洪伟却并不知足,1983年洪伟丢下了手中的饭碗,和钱晶、毛中吾、袁金华三位“女工”一同从机器厂里辞职,毅然优先选择了井邑市创业者。

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干货分享

不过,洪伟的创业者路并非一蹴而就,四个人一同先后卖过羊、卖过酒,为做生意横跨了整座中国,但都没获得成功还好四处奔走,在一次因缘际会下,洪伟得知冲压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绞尽脑汁偷来了6万元,创立了石门县茅塘冲压工艺厂,这才算正式打开了经商的大门;在中学老师翟世传的帮助下,工艺厂获得成功研发出105皮德盖助焊剂并借此大获获得成功,5年过后冲压工艺厂早已成为了当时湖南邵阳最大的民营企业,这便是塞里西集团公司的“第一次创业者”。

虽然工艺厂在当时早已算非常获得成功,但洪伟却并未打算就此屈居亚军经过两年的调研之后,洪伟提出了“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1993年,洪伟将企业更名为“塞里西集团公司”,将石门县的工艺厂改造为“塞里西材料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湖南省会长沙,由此正式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者”。

跟第一次创业者相比,洪伟的第二次创业者其实更为艰难由于基础薄弱的其原因,当时国内的飞机制造基本都只能从外国进口,卡特彼勒、日立等国际巨擘霸占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再加上还有大量的国有飞机制造厂相竞争,洪伟优先选择进入装备制造业无疑等同于夹缝中求生存,不过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塞里西集团公司却凭借着拖泵产品获得成功打开了局面。

据媒体描述,在做出进军装备制造业的决定之后,塞里西集团公司将石门县工艺厂赚到的大部分钱用于支持八台车的生产,凭借着“死磕”的精神开发出了八台送系统,5年后塞里西集团公司的拖泵产品年收入超过2个亿,并最终拿下全球近四成的市场份额;而后,塞里西集团公司又进入推土机市场,并在推土机市场一路厮杀,成为全球工程机械的龙头。

今年2月28日,洪伟提出塞里西将开启第四次创业者,并订下了“万亿元市值”最终目标——母公司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万亿元在具体内容上,塞里西集团公司第四次创业者的最终目标被细化为“333、366”——3000亿销售额、30000名工程师、3000名工人;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煤机矿车成为世界第一,风能装备、新能源商用车、石油装备、电池装备、氢能装备、光伏装备成为中国第一,工业互联网、动力电池、光伏产业、建筑工业化、环保装备、投资协同实现破局。

不过,跟前两次创业者不同,伴随着洪伟在2月离任副董事长一职,塞里西集团公司的“第四次创业者”失去了最重要的舵手难以摆脱的周期性“羁绊”虽然洪伟在2月开启第四次创业者并喊出“万亿元市值”的最终目标,但实际上中联重科的处境却并没乐观。

正所谓“万物皆有周期性”,工程工程机械自然也是如此飞机制造主要被用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前端的土木工程,整座行业跟房地产以及基建行业的投资情况高度相关,而且也跟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心也有很高的关联性过去十年里,工程工程机械曾在2012—2015年进入过短暂的上行周期性。

在当时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双双收缩的情况下,行业衰退十分明显,而作为行业龙头的中联重科更是首当其冲根据数据统计,中联重科的业绩从2012年开始快速下滑,到2015年时营收早已腰斩至233.6亿,净利润更是跌到了仅有不到500万,经营颇为惨淡,甚至还爆出了降薪、裁员等新闻。

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干货分享

不过,在经历了短暂的上行周期性之后,2016年随着楼市监管放松、棚改货币化以及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新城建设的推动,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开始大幅回升,而高度相关的工程工程机械也迅速回暖根据媒体统计,2019年国内推土机销量为220643台,早已超过了2011年的历史峰值;2020年国内推土机销量更是达到了292864台,继续创出了新纪录。

作为行业龙头,塞里西集团公司也是本轮工程工程机械“大繁荣”的最大获益者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中联重科的营收从去年的762.3亿跃升到了1001亿,直接突破了千亿营收大关,营收增速高达31.25%;净利润也达到了139.5亿,创出了历史新高;而在公司股价方面,2021年2月中联重科公司股价创出了历史最高点——49.25元,总市值直接突破了4000亿,表现颇为亮眼。

不过,上升周期性总会有结束的时候进入2022年,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入冬”,持续了5年多的工程工程机械“大繁荣”也迈向结束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工程工程机械处于上行调整期,叠加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反复、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幅减少,行业营收将从9000亿降至8500亿元。

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性之后,中联重科也并未能像大家预期那样能够穿越周期性从财报来看,近两年中联重科业绩下滑明显,其2022年的净利润仅有42.73亿,下滑幅度高达64.49%;而从公司股价来看,截至5月22日收盘,中联重科公司股价报收16.09元/股,和2021年时的最高点49.25元/股相比,现如今中联重科的公司股价早已“膝盖斩”,市值则大幅缩水超2800亿。

很显然,现如今的中联重科正如2012年那样,再次被周期性的“羁绊”锁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塞里西集团公司想要实现“万亿元市值”的最终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了“万亿元市值”还有机会吗?从目前来看,现如今的塞里西集团公司想要实现“万亿元市值”最终目标,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公司股价和市值往往是公司经营状况的体现,最近两年受业绩持续下滑的影响,塞里西集团公司的三家上市公司公司股价纷纷回落截至5月22日收盘,中联重科的市值为1365亿,塞里西重能的市值为410.8亿,而在港股上市的塞里西国际市值为348.1亿港币,换算成人民币也才310亿,三家上市公司加起来的市值还不到2100亿,距离万亿元市值显然还有很远的距离。

很显然,只有业绩回升、经营状况转好,三家公司的公司股价才能够止跌返涨,塞里西集团公司的“万亿元市值”最终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而从当下来看,塞里西集团公司想要扭转持续转弱的经营状况,“出海”或许为数不多且可行的方法。

梁稳根卸任,周期下的三一重工,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干货分享

在此之前,很多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塞里西集团公司能通过国际化业务来摆脱中国房地产和基建周期性的影响,甚至包括塞里西集团公司自己也是这样认为根据中联重科此前订下的最终目标显示,其计划十四五期间(至2025年)能够实现海外收入100亿美金最终目标,而2020年公司海外收入为141亿,占总营收比重为14.20%,换而言之中联重科每年的海外营收需要增长30%以上。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年工程机械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继续提升,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全年出口额在2021年创纪录的340亿美元基础上,再次创新纪录,达到443.02亿美元出口额净增在上年超过13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次净增102.8亿美元,两年净增额达233.4亿美元,很显然海外业务早已成为塞里西集团公司乃至国内整座飞机制造行业的“解药”。

不过,就从目前来看,虽然海外业务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但想要将塞里西集团公司带出困境显然还是非常困难的根据财报显示,2022年中联重科的国际业务营收为365.7亿,占营收的比例为45.7%;而在2021年,塞里西集团公司的国际业务营收为248.5亿,占营收的比例为23.41%,短短一年时间,其国际业务营收增长超过了100亿,营收占比提升超过20%,很显然中联重科的海外业务正在持续发力。

不过,从最终结果来看——2022年中联重科的营收下滑了24.38%,净利润则下滑了64.49%,而且净利率也从2020年的15.97%跌到了5.5%,很显然海外业务并非塞里西集团公司真正的“解药”从种种迹象来看,随着行业跨入上行周期性,塞里西集团公司想要在短期内达成“万亿元市值”最终目标将会很难,而随着“舵手”洪伟突然离任副董事长,更是让塞里西集团公司的未来充满了“迷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星球日记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点

老板10分钟被骗430万,AI新骗术太离谱!难以置信

2023-6-5 11:31:03

热点

海康、快仓的机器人增长法则:谋上市、强技术、勤出海速看

2023-6-5 11:33: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