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武三思在南京金鹰国际百货公司,学生家长送小孩去辅导班的路上,要过一道“岂知”虽然那只是一条紧临电视灯柱的狭长柜台,占地不超过15平米,可能还不如大型商场里供游客休息的长椅宽敞但它卡在电梯和“俞敏洪素质高速成长服务中心”之间,基本上所有送小孩上辅导班的父母,都得历经它。

(小天才橱窗的右侧,就是高速成长服务中心)因之军所说,“站在蓝海上,猪都能降落”——据守要道的小天才手环自然也赚来盆满钵满辅导班下班的人流里,基本上一半的手腕佩戴的都是小天才电话号码手环王大叔的自已,也正逐渐被占领不到半个小时,商贩就卖出了4块原价1998元的Z8旗舰级款电话号码手环。
在销售最后几块时商贩甚至有些犹豫,因为“大型商场经理也让我留几块给他家小孩”与小孩欢欣鼓舞的神情相反,学生家长们似乎坚信这是一项令人畅快的购物新体验这个摊档就像vivo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从V2007到册子再到现如今的小天才电话号码手环,vivo始终在小孩高速成长最绕不往后的地方摆摊,也因此收获了丰厚的利润。
但现如今,事情发生一些改变如果说往后的vivo,是设在高速成长道路上的茶水摊那么今天的小天才手环,则利用小孩相对缺乏的理解力,一步棋一步棋将自己打造成了高速路就在不久前,小天才发布了自己的旗舰级新机Z9——一款较旧CPU+廉价屏幕组成的幼儿可穿戴设备。
事实上,这个价位可以买两个足够称心的主流手机了


小天才这些年的崛起,离不开这段话电视广告句是“不论你在哪里,两个电话号码找到你”,另句是“有小天才,就有好朋友”这这段话电视广告依次精确地击中了学生家长对小孩的通讯、定位市场需求,和小孩的SNS市场需求蔗茅驱动下,小天才销售量降落,基本上成为了幼儿智能手环的同义词。
但深入到家庭里,小天才带来的或许并不是两个大团圆的故事李女士的儿子鑫鑫,是小天才的忠实影迷,即使已经有了Chavanges的手环,历经橱窗时,仍被“吸”了往后介绍起手环的机能,鑫鑫像两个告士的营业员,手指在表壳不停翻转,时不时点进一些App向其他小学生展示,从个性IP形象到奇艺音乐,学古。
然而与鑫鑫的熟练不符的是,在李女士口中,鑫鑫可以使用小天才的机会并不多即使是外出旅行、野餐时,手环的大部分机能也是被关闭的谈及使用新体验,李女士毫不讳言地表达了对小天才机能过多的厌恶,并在其他顾客向她征求建议时,一再强调“买基础款就够了”。
淘宝的销售量也印证了李女士的想法。在天猫幼儿手环热销榜上,小天才的Z8、Q1A两款手环依次拿下了前三名。但有意思的是,在一旁的好评榜上,Q1A位居榜首,Z8却屡战屡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落差,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比于丰富得像是一款手机的Z8,只具备定位、通讯等基础机能的入门级产品Q1A,才是学生家长眼中幼儿电话号码手环该有的模样在网上搜索小天才,对它机能过多的指责不绝于耳,连带产生的引导消费、后台扣费等问题也频频被投诉,甚至连人民网都曾亲自下场发问——。
“游戏化”内容是否应该出现在电话号码手环内?它对于“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初衷有何关系?但对小天才的使用者——小孩们来说,它的机能还是太少了在某网站的搜索栏输入“小天才 教程”,会跳出一串词条,其中包括“破解教程”、“玩游戏教程”、“下载教程”。

在演示视频中可以看到,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小孩就可以利用数据线和电脑直接下载软件到手环里,其中包括“bilibili”、“我的世界”等娱乐软件本质上,这些教程目的都是一样的——帮助小孩绕过父母的限制而令人不安的是,小天才再三强调的“父母可以通过手机限制手环的所有机能”,确实被轻而易举地绕过了。


其实,小天才并不是鑫鑫的第几块幼儿智能手环,甚至也不是最喜欢的手环,直到现在,他仍对上几块手环里的贪吃蛇念念不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朋友戴上了小天才,鑫鑫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转投入小天才的怀抱这不是简单的“从众”,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捕获”。
除了只有小天才之间才能“碰一碰”加好友的闭环SNS,隐藏其后的“微聊”SNS网络,无时无刻不在重构小孩之间的“新共识”不需要刻意排挤,“共同语言”的缺乏就足以让身处圈外的小孩感到恐慌小天才内置的积分体系,也让小孩们欲罢不能。
积分就是小天才世界里的货币小孩们不仅可以用它来购买特殊表壳,使用七彩昵称,提升手环账号等级,甚至可以互相流通,彼此赠送获取积分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运动、SNS、签到这三种方式的难易程度肉眼可辨运动不仅疲惫乏味,积分还低,而签到只需要动动手指,玩一些游戏,就可以轻易获得积分。
内置的抽奖系统,甚至有可能一次性开出50积分如果想要靠运动获得这么多积分,得走8万步。


在一场演讲中,小天才CEO金志江透露了小天才成功的秘诀——一种蹲下来做产品的态度成年人在选购幼儿手环时,往往思考的是安全和控制,恨不得两个电话号码就把小孩传送到自己身边但如果蹲下来,从小孩的视角出发,会看到小孩也有通讯和SNS的需要。
但隐藏在这个“美其名曰”的理由背后,小天才其实另有自己的“小算盘”金志江曾透露:“小天才产品来自对‘安全’的市场需求——学生家长怕丢小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觉得这是不对的——如果中国的治安变好,是不是这个市场需求就不存在了呢?”。
于是,小天才成为了唯一两个把“make friends”刻在表壳上的幼儿手环,并经营出了一张幼儿SNS网。


正视幼儿的SNS市场需求没有错,但父母也并非“控制狂”去年11月,江苏消保委公布了的一份“了解幼儿智能手环消费群体的实际市场需求和相关产品存在的问题”的报告,其中显示“大部分的消费者比较认可幼儿智能手环的保障幼儿安全以及帮助小孩拓展SNS、远离手机等作用。
”之所以今天有许多父母对小天才不满,是因为它没有经营好SNS与安全之间的平衡以“微聊”为例对不少小孩来说,微聊个人主页的点赞数,能反映人格魅力为了有更多人给自己点赞,部分小孩将朋友圈越扩越广,甚至将个人信息公开发布到网上,和陌生人互加好友。
至于小孩和这些陌生人聊了什么?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学生家长一无所知。


(小孩们将加好友称为“扩列”)作为小天才“SNS机能”的重要两个版块,“好友圈”是两个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机能,但遗憾的是,这些号称记录小孩日常生活点滴的内容,仅仅对手环上的“好友”开放——作为监护人的学生家长无法知道小孩最近的心情,除非你也去买两个小天才和小孩互加好友。
正是因为没有了被监管,出现了小孩们心目中的“自由”,于是这几块田地开始野蛮生长这些心智尚未成熟,深受各种短视频影响的小孩们,在这里扮演起了成人讨论韩国明星,吐槽老师同学,甚至互飚脏话早已经司空见惯更要命的是,原本懵懵懂懂的青春期情感,在这里被放肆地发育。
一份来自苏州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级的不完全统计,班上很多同学之间以组“CP”为荣,并且相互都在好友圈“秀恩爱”,天天传播“班上哪个男孩在追哪个女孩”,“谁和谁为抢女友闹起来了”……等等各种成人化的言论“简直是乌烟瘴气。
”一位学生家长无意间见到小孩班上“好友圈”的内容时,忍不住怒斥,但换来的是小孩“天真”的回应:你太老土了,我们都这样今年4月24日,3个年轻人在四川什邡市蓥华镇天鹅林场服毒自杀,这是继4月4日张家界天门山四名青年相约自杀后,又一起相约自杀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和团队历经多年研究,得出结论:相约自杀的增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两个促进因素这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是,网络提供了两个自我表达的新空间,让有自杀意愿的人有机会和渠道去表达自己。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0%,重度抑郁症占比7.4%随着这两年中国抑郁症患者的逐渐低龄化,疾病的魔爪也伸向了这些未成年人。

两个不敢想象的后果是,未来小天才手环里的“好友圈”或将成为这些身患疾病小孩们“相约自杀”的新阵地从这一点来说,对于未成年小孩,学生家长的监护责任要远远大于小孩们所谓的“自由”和“隐私”,退一万步来说,要解决这样的难题,也应该是家庭内部的沟通,甚至是教育、心理咨询机构来共同探讨,而不是由一家一味为了销售来“讨好”小孩的企业越俎代庖。


从小霸王到vivoV2007,再到现如今的小天才电话号码手环,其实争论的核心都在于一件事——边界一般情况下,能蹲下身子来靠近消费者,挖掘对方的深层市场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是一家优质企业的标志但在幼儿教育领域,这套逻辑恐怕并不适用。
面对成年消费者,“为自己负责”是交易的前置条件,在商户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任何平台或民生部门只能尽力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而无法要求商户进行赔偿但对小孩来说,“为自己负责”是一项正在培养的品质,大多数情况下,小孩既缺乏对后果的洞察,也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承担责任。
因此,法律才赋予了父母作为“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答案就逐渐清晰了。在深耕小孩的SNS、娱乐市场需求的同时,小天才同样应该重视学生家长给幼儿智能手环做减法的市场需求,而非靠绑架小孩的SNS来“威胁”学生家长。

还是那句话,企业并不对小孩的高速成长负责其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七十四条已经对此给出了答案: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引诱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大部分的主流软件和应用,都有“青少年模式”,而恰恰就是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小天才手环,却没有“青少年模式”。
从商业的视角来看,小天才从基础机能向“腕上手机”发展,本质上是在学生家长和小孩之间选择了那个“不理性”的消费者这种选择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撬动销售量,但同时也在消耗vivo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口碑,一旦学生家长撕下了vivo身上的“教育”、“幼儿高速成长”等标签,依靠品牌溢价支撑起的销售渠道将瞬间垮塌。
毕竟,就像鑫鑫所说的那样,看似稳坐王位的小天才,其实只要一条贪吃蛇,就能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