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立场NewPosition5月24日下午,boss发贴正式发布了2023年第上半年的半年报 同一时间,Boss发贴也作为主角出人意料地登上了博客热搜总之,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广大网友突然操心起了Boss发贴的业绩表现,而是据传因为找工作人的太多,导致Boss发贴PC端中文网站崩溃了。
前不久统计局正式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4月我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至了20.4%,这是自2018年公布该项统计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自然会在Boss发贴此类招工中文网站的半年报中有所体现 。
根据半年报披露的统计数据,Boss发贴去年上半年的月活使用者体量达至了3970万,比上年的2520万增加了57.5%那个看起来是个相当令人激动的统计数据,却并没有赢得资本市场投资人的青睐:半年报正式发布后的首个季度,Boss发贴美国股市暴跌超过9%,第二个季度收盘又跌了8.48%。
投资人不在意的其原因很简单首先是57.5%的那个大快速增长再有水分,因为Boss发贴从2021年7月5日就开始配合监管部门的信息安全审查,一直到2022年6月29日才准许恢复新使用者注册中间暂停了一整季,现在往下比增长速度总之就上去了,就像B2C网络平台把定金挖空双十一当天结算道理那样。
另一个其原因是,像Boss发贴此类招工网络平台并不是直接从应聘者那里赚钱,其主要的销售收入作者是订阅的民营企业使用者这从Boss发贴自身的销售收入结构就能看出来第三会计年度的12.78亿港元销售收入中,源自民营企业客户的收入为12.60亿港元,而源自应聘者的订阅快速增长服务仅有1800多万元港元,后者在整体销售收入中的占比只有1.4%,基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然而现实是这段时间的经济行情不好,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失业,因此民营企业根本没心机圣索弗勒维孔特,更没心机订阅圣索弗勒维孔特半年报中跟月活使用者体量急剧快速增长形成反差的,是第三会计年度总的订阅民营企业使用者数量仍然稳定在一百万,跟上年比持平。
同时,对应的会计年度销售收入也快速增长不振,同比增长速度仅有12.3% 因此你看,乘风破浪的时候不只是应聘者难,招工中文网站的日子也不全是01、净利靠发笔“金子”在Boss发贴的这份半年报中,跟月活使用者体量反之亦然抢眼的,还有那个会计年度的净利。

2022年上半年,Boss发贴跌至的净利为3270多万元港元,相对于上年1220多万元港元的亏损明显好转如果进一步考虑经调整的净利指标,也就是去杀掉定向增发服务费后,Boss发贴该季的净利更是达至了2.45亿港元,相对于上年的1.21亿港元急剧快速增长102.3%。
但对于一家市值600亿港元的民营企业来说,那个数量级的净利,只能算是在现金流量表平衡线上下振荡况且如本文后续将要分析的,净利不但跟月活反之亦然抢眼,也跟月活那样属于表面光鲜亮丽第三会计年度Boss发贴共取得了12.78亿港元的销售收入,跟去年上半年的11.38亿相比,斜率仅仅快速增长了1.4亿。
那个数字有多吓人呢?Boss发贴那个会计年度的销售和营销服务费就从上年的5.22亿快速增长到了6.29亿,仅那个项目花费就快速增长了1.07亿这说明,上半年Boss发贴在市场开支上掏钱的效率较低如果把其他相关的成本和服务费埃尔博尔县,相对于这点销售收入快速增长,Boss发贴额外的资源投入肯定更多,回报上算必然是就别的。
这也反映到了其他核心财务指标上:经营亏损从上年的300多万元港元,急剧快速增长到了那个会计年度的7700多万元港元;成本占比则是从去年上半年的15.59%增加到了该季的19.35%,导致毛利率下降了接近四个百分点。
因此Boss发贴这份半年报里,管理层在highlights提到的净利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因为之因此在毛利率急剧降低,经营亏损也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净利还能反弹,靠的其实是跟主业无关的投资收益和财务收益。
除此以外,管理层在半年报中对第二会计年度的业绩展望也颇为保守,按照14.3到14.6亿港元的预期销售收入,对应的同比增幅为28.6%到31.3%但是去年二会计年度正是疫情管控的高峰期,因此2022年二会计年度相对于2021年同期销售收入也已经下降了5%。
在这样低的前期基数上,那个销售收入指引大概很难令市场满意 当我们在这种业绩表现的背景下,回过头来再看月活数量的急剧增加,会发现这或许是个坏消息:因为互联网行业投资人最讨厌的一个特征,就是空有使用者体量却无法兑现充分的商业化潜力。
这种困境总之跟当下的宏观大环境有关,因为招工中文网站属于典型的顺周期产业,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和悲观预期增加时,民营企业自然不会放出多少新的hc,也就不会为招工投入多少资源,半年报中披露的一百万订阅民营企业数量就是体现 。
总之,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就是当我们在考虑招工网络平台的使用者体量时,放弃整体的月活指标,而是直接考虑订阅的民营企业使用者数量因为应聘者虽然是招工网络平台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实际贡献销售收入的还是民营企业而如果从那个角度看,Boss发贴的问题就不是变现难了,而是已经告别了高快速增长阶段。
即便考虑近段时间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那个结论依然是成立的,因为Boss发贴的订阅民营企业使用者体量在2021年Q3就已经达至了一百万的水平,最近多个会计年度一直处于那个指标的临近区间。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告别高快速增长阶段的时刻往往也是估值逻辑新旧切换的开始目前,Boss发贴的相对估值水平仍然很高,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公司股价可能将持续承压 以2022全年业绩表现为例,Boss发贴的销售收入为45亿港元,净利1.07亿,经调整净利为7.99亿。
而另一个招工中文网站猎聘的年销售收入为26亿港元,净利0.9亿,经调整净利为1.9亿 而从最新的市值看,Boss发贴为600亿港元,猎聘则仅为45亿港元,Boss发贴的估值明显更加具有“成长性溢价”(注:两家公司都在世界杯期间急剧增加了一次性营销投入,这对净利产生了影响,如果把这部分因素考虑进来,前者的“成长性溢价”应该会更高。
) 02、蓝领的钱不好挣对于上面提到的大环境因素,Boss发贴能做的显然有限,只能够期盼宏观经济的景气度能尽快回升,让广大的民营企业雇主在有了更多的确定性后愿意扩张生产投钱圣索弗勒维孔特不过对于如何改善销售收入,网络平台倒是有尽人事的能力,赵鹏的选择是向更广阔的蓝领招工市场进军。
天风证券曾经出过一份研报,其中提到我国大约有两亿白领,这群人平均每24个月换一次工作,每次耗时大概两个月;而蓝领的数量为四亿,每年对应的跳槽次数为4到5次,每次切换工作摩擦周期需要耗时两周 然后分析师从上述统计数据推算,在线招工的MAU天花板是1.1亿。
跟那个数字结合看,如果能在蓝领招工市场打开缺口,Boss发贴当前四千万的日活应该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在去年的招股书中,Boss发贴也提及了蓝领使用者将成为一股重要的快速增长力量,公司专门针对蓝领招工市场的招工模式设计了入驻流传和相应功能,并宣称“我们的商业模式已被证实对蓝领招工有效”。
同时在24号当天的电话会上,管理层也提及第三会计年度使用者体量的快速增长受益于蓝领招工和低线城市的业务扩张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Boss发贴的网络平台商业模式跟蓝领招工的契合度有多高?根据上述天风证券的研报,我们可以粗略推断:
蓝领就业者换工作的频率可以达至白领就业人员的十倍这部分群体切换工作的频率如此之高,其实说明蓝领跳槽的难度很低,雇主雇佣新的替代工人也相对容易,这就意味着单次跳槽的内在经济价值较低这是蓝领招工模式跟白领招工模式的最大区别。
明白了这点过后,我们再来看这种特性跟Boss发贴那个网络平台的契合程度 跟其他很多招工网络平台不同,Boss发贴主打的模式是按照功能使用次数收费民营企业雇主作为最大的销售收入贡献群体,在网络平台上选择某项套餐过后,在一定期限内打招呼或者直聊应聘者的次数是有限制的,超过额度就需要持续订阅,多数增值道具也有次数限制。
这样一种商业模式的确极大地挖掘了现有民营企业雇主的订阅潜力,但却很难说适合高价格敏感系数的蓝领客户群体如果按照蓝领就业者和白领就业者跳槽的相对频率计算,那蓝领客户群体使用同一功能的单价应该是白领客户的十分之一。
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到蓝领客户价格敏感系数更高,那对应的单价还应该更低但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同一功能所需要消耗的基础设施成本和运营开支并不会有明显区别同时,网络平台还需要针对性地在系统匹配和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所有这些措施都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网络平台仍然可以有合理水平的回报是个难题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包括Boss发贴在内的主流招工网络平台都没能在蓝领招工领域站稳脚跟很少有纯蓝领工作者会花时间在招工网络平台上准备简历,蓝领招工仍然以传统人力资源渠道或者熟人引介的方式进行。
虽然随着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不断加深,那个领域的线上化转型也在发生,不过那个过程最近的推动力量并不是招工网络平台,而是短视频APP,最典型的例子是快手根据其上半年的半年报披露,快聘的日均简历投递次数同比快速增长超300%,日简历投递量峰值已超500,000份。
2022年,围绕招工就业,快手全年更是进行了超过500万场直播 相对于传统的图文模式,短视频和直播有着显著的传播优势,既能直观地介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也能够通过即时互动来减少信息差。
新一代蓝领已经习惯于线上生活,加上快手社区中“老铁”文化浓厚,主播与使用者的连接更为紧密,短视频社区可能成为接棒蓝领招工的主阵地 03、写在最后赵鹏在2014年创办Boss发贴的时候,正值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通过创造性地提出“直聊”模式,Boss发贴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招工网络平台。
到目前为止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投资人都把Boss发贴看作有比同行更先进的商业模式,因而也获得了成长性溢价 但从最近的业绩表现看,Boss在多个指标上正在发生由成长到成熟的转变当外界以成熟的标准审视那个投资标的时,不振的销售收入和惨淡的净利大概都不足以支撑起高昂的估值。
除了寄希望于经济基本面的尽快复苏,赵鹏当下瞄准的唯一突围方向是蓝领招工市场,但这条路Boss可能走不上道,更谈不上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