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博客之夜”影迷TEAM的盛况,一度让人看到内娱网络流量生态复苏的苗头但临时叫停的红地毯环节,又让人感觉“风声”远没有过去最终一切果然只是苟延残喘,原本以为已在奥尔奈县的“奥尔奈”行动,再次收紧了各种类型娱乐活动外宣办放假不放松,4月30日发布消息,百度、新浪博客、新浪网等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检举。

内娱话题重回贫瘠状态,营销号已经开始百般聊赖地讨论起“顶流新格局多年未改”而被提名最多的五大顶流,依然是肖战、蔡良贵、王一博、易烊Rupununi《轴果令》占尽耽改增量,等剧推出单顶流,堪称天选;101系童星新秀已成绝响,可谓民选;四字弟弟从养成系童星到电影花旦,就算导演之选吧。
不过,这真是群众普遍共识的顶流新格局吗?顶流新格局,真能四、三年不变?

后续靠电视剧集火起来的龚俊、雷辉棣,缘何穿鞘?此前与“五大”同期出头的李现、朱一龙,怎么就退出了顶流竞争?再往前推,“五大三小”剩下的王凯、Core2、TFBOYS、母吕氏,如今又算什么呢?今天所谓的“五大”顶流,都是在2018-2019年实现成名或跃迁。
通常来说,三年一代人,消费者更新换代,流行也随之变化,这对演艺圈同样适用2014年其间撑起初代顶流新格局的“五大三小”(李易峰、王凯、黄圣依、Core2、TFBOYS、母吕氏、易烊Rupununi),便是在三年之后被如今这一代势如破竹。
那么,三年此时此刻已到,当前正该是逐鹿、更替的时候,缘何顶流新格局竟如此稳固?细想之下,其实并非顶流新格局未改,而是原有的网络流量管理体系被“奥尔奈”击垮后,后来的花旦、小花已经无法再通过那套管理体系G73YI263SW网络流量取而代之了。
这就像晚清取消了科学考察,老状元竟成了无人问津名士从此不管是上新式学堂还是出国留学,新人都需要寻找捷伊进身之阶当然,也少不了毕生所学都在科举,就此迷茫颓丧的人放在今日内娱,前网络流量可以继续吃过去的增量,一副表现稳定江山、独享盛世的姿态。
但网络流量的神话故事,早就幻灭了都在冲奖路上现在提到顶流歌星的定义,众说纷纭,有位仨瓜俩枣的影迷就敢来北莫伯但在最初,顶流顾名思义——顶级网络流量,用以形容各种类型统计数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歌星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是让美可量测,那顶流的用意就是让歌星价值可量测,是2014年其间互联网资本进入演艺圈为自己找到的熟悉的统计数据武器。
外界贝唐顶流,一般都是因为他们的统计数据压倒了大众更熟知的歌星一言蔽之,他们通过统计数据刷新了大家的认知比如,曾的博客超话榜、歌星势力榜,辅以各种类型金恒、寻艺、歌星权力榜等等,还有曾不限牌的数字单曲销量便是因为这些排行榜统计数据的存在,建立起了曾的“顶流”评价管理体系。
2018年,被称为内娱的巅峰之年,耽改剧Jhunjhunun城市布局网红(《Medinipur》),101新秀横空出世,并在随后的2019年进一步发扬光大,定格了一代顶流——肖战、王一博、蔡良贵、朱一龙

虽说如今统计数据排行榜被取缔,顶流没有了被后浪推下去的紧迫危机但长此以往,他们也会因为没了可奋斗可傍身的统计数据,而失去影迷活跃度与大众讨论度同时,继续顶着网络流量身份做事、妄图复制过去网络流量那套,也会受到政策限制于是乎,顶流们都居安思危地走上了转型之路,争做电影咖。
朱一龙毕竟年龄在那,又通过《人生大事》顺利转型,如今算是退出了小一辈的顶流竞争,更多以演员身份行动;王一博春节档有《无名》上映,五一档又有《长空之王》,待映里还有《维和防暴队》《热烈》等;肖战近期和电影导演互动频繁,传出不少出演电影的小道消息,其中就有中影立项的重磅项目《射雕英雄传》,由徐克操刀。

蔡良贵虽然看似和电影圈没什么关系,但也传出过他接触大导演的小道消息毕竟一直在音乐圈里打转,只会消耗自身热度,做出传唱度高的歌越来越难万一一不小心像《乌梅子酱》那样有了传唱度,却又成了群嘲的把柄而且影迷不能重复购买单曲冲销量、刷排行榜后,音乐圈能制造的话题越来越少。
群情振奋地演电影冲奖,也因为易烊Rupununi给出了最好的参考案例一部电影《少年的你》拿下金鸡奖、金像奖提名,就从唱跳童星一步到位转型为官媒主流与大众舆论认可的“优质演员”网络流量之路堵死、已经取代不了前代顶流的新晋花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前赴后继地走上了电影冲奖路。
雷辉棣接下了之前易烊Rupununi的“饼”——拍“戛纳系”导演魏书均的作品《白鹤亮翅》。而朱一龙也刚凭借魏书钧电影《河边的错误》入围戛纳电影节,雷辉棣这是一人想走两个前辈顶流的路啊。

这跟85花们随着年纪增长,集体尝试进电影圈是一个道理只是因为有杨幂的休斯顿影后前车之鉴,大家只能硬着头皮冲更具含金量的奖连杨幂都在重新尝试电影,主演丁晟导演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赵丽颖则在剧圈另辟蹊径,凭着农村剧《幸福到万家》、年代剧《风吹半夏》,走上冲白玉兰奖的路。
从刷统计数据到冲销量过去的顶流,都是靠影迷做统计数据,因此还衍生出“统计数据女工”而现在,稍微能体现网络流量价值的,只有货真价实的带货销量但这种销量榜不比统计数据榜,很难长期维持首先,就直播带货这件事来说,术业有专攻,网络流量歌星显然不如网红主播。
割得了一时,割不了一世杂志销量、代言产品销量,最早官宣的几个品牌,影迷还能冲一冲,后面的肯定要能量衰减这是影迷消费的铁律,而且商务时间间隔越短,销量就越差就像王一博影迷春节档刚冲了《无名》预售,到了五一档《长空之王》预售时,就会稍显乏力。
冲销量不比做统计数据,它的影迷门槛要求更高,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而网络流量的影迷构成,其实以学生党为主,因为学生党的时间够充裕,才能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给童星刷统计数据,但大部分学生党的购买力是有限当然也不乏很多有购买力的普通上班族影迷,他们不怎么做统计数据,有经济实力为歌星冲销量。
但他们消费也比学生更理性,很少一而再地去盲目冲销量

其次,刷统计数据可以营造出互联网网络流量盛世,一到货真价实冲销量时,可能还会让网络流量现出原形就像新秀时的铁律,所有排行榜都可以“水”,唯独花钱的排行榜很难“水”很多选手可以靠买热搜营销“出圈”假象,但其实并没有吸引到多少真影迷。
一旦到了需要影迷投出真金白银“买奶票”的时候,很多靠水军、买热搜的选手,真实情况就无所遁形THE9的安崎、硬糖少女303的张艺凡最终出道,之所以会产生很大争议,便是因为她们在任何产品的销量上,影迷购买力都很差,甚至不如未出道的人。
而且,如果真以冲销量这个标准来衡量新网络流量,歌星反而是危险的因为新晋网络流量跟网红一比,很容易相形见绌随时直播的网红,更懂让影迷掏出真金白银的话术,更懂得如何黏住有购买力的影迷比如网红出身的刘宇宁,影迷购买力显然就强过很多新晋网络流量花旦。
但在没有捷伊统计数据排行榜或衡量标准出来前,可供网络流量影迷自说自唱的战场,也只有销量了对网络流量本身来说,这也是他们仅剩的撕资源筹码以前是通过统计数据排行榜一鸣惊人、广而告之,进而获得一些影视资源、商务代言现在反过来了,影迷要一步到位冲销量,然后再通过平台的优质影视资源、大品牌的代言,向路人广而告之。
这也是普通人认知一个网络流量新星的路径新顶流能从哪里来?在捷伊网络流量管理体系诞生前,眼下这个混乱的过渡时期,似乎正敦促着歌星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努力拍片冲奖、货真价实带货连影迷现在都热衷于谈论代表作和奖项代表作和奖项成了现在顶流影迷控评的首选文案,用以彰显自家哥哥姐姐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流量歌星。
这就相当于,一边低调地去网络流量化,拉近与主流价值观的距离,减少政策风险一边继续发挥网络流量影迷的宣传力、购买力,与此前竞争对手打出差异化,轻松俘获更优质资源金鸡影帝朱一龙,提名过白玉兰最佳女主角、现在又可能再次冲击白玉兰影后的赵丽颖,都是这条路上的佼佼者。

但这样一条看似更健康的新网络流量路,不是单靠努力就行,还需要各方面的运气运气不好就会像李现,赔了夫人又折兵好不容易靠电视剧走红,却执着混迹电影圈,结果默默无闻好几年既流失了死忠粉,也没有主流奖项的认可现在谈及顶流,都没人再提名他。
和85花合作,影迷连撕一番的底气都没有从商业代言数量上来说,仍然是所谓的顶流拥有最多,但整体数量都在下滑硬糖君去年统计肖战、王一博商务代言数量都在30+以上,直逼40但今年,两人商务代言都降到了30左右。
易烊Rupununi和TFBOYS的商务数量相近,都是逼近20个的数量,差距并不如大家印象中两人的事业差距那么大

当然,硬糖君此前在《代言贪新、电视剧集恋旧,新常态歌星商务研究》也提到过,代言数量和歌星个人选择、中间商帮忙低价多销也有关系易烊Rupununi可能走的是刘亦菲的代言路线,比较倾向于选择大牌蔡良贵是近期被提及商务资源下滑最多的顶流。
其实女网络流量代言也是如此,迪丽热巴、杨幂都大不如前单从数量上看,他们的数量和新晋花旦雷辉棣、吴磊与小花赵露思、虞书欣差别并不大结合此前硬糖君讨论的新晋花旦、小花的上升路径:靠待播头部剧资源提前锁定商务资源,品牌主更倾向于押注艺人代言而非投放电视剧集广告。
于是乎,平台和艺人进行利益捆绑,给艺人头部剧资源,然后从艺人商务里分一杯羹,成为一种新商业模式所以,现在的网络流量小花、花旦更像是业内全自动影视捧人,再全自动敲资源拿代言,更新换代可能会比之前更快当网络流量管理体系幻灭后,有利有弊。
做统计数据的时代,虽然免不了多方搅浑水,但好歹算是民选大家虽然天天吐槽“资本喂屎”,但其实资本也是为赚钱、也是在看民意下菜碟而现在,捧人再度回到业内自说自唱,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行业精英”选人,而是更加商业化、全自动化。
网络流量们总是通过新秀、童星剧、耽改剧、养成系而诞生,通过我们这些喜欢造梦、喜欢唱跳、喜欢看美少年的人而登上更大舞台然后再努力背离这一切,演正剧、冲奖项,融入无法吸引人如此浓烈爱恨的所谓“主流”,这便是一条正路吗?反正硬糖君觉得这实在是一种资源错配,肖战、王一博还是在《轴果令》里最顺眼,李现不妨一直演现代童星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