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烨豪编辑 | 吴先之最近两年来,云计算供应商销售业务修正、换帅等新闻有如原野,一轮轮冲刷着网络情境——当下的云计算赛车场,或许正处于新老市场竞争情境交替的节点5月17日,百度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半年报。
半年报表明,百度第二季度销售收入1499.9亿,环比快速增长11%;净利285.4亿,环比快速增长10%;非国际财务报表准则下,净利325.4亿,环比快速增长27%其中,百度云所属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及民营企业服务项目销售业务收入487亿,环比快速增长14%,民营企业服务项目销售业务销售收入环比增速转正。
只是,除部分云服务项目销售额增加外,民营企业服务项目销售业务的回升,亦同视频号直播带货交易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费首度增加收入有关再者,在百度云积极主动修正的这段时间内,云计算消费市场新格局已发生了明显变化IDC数据表明,2022年下半年国内公有云消费市场,昔日稳坐Top2的百度云首度挤进前三,成为了过往腰部云供应商竞相争夺的“第三朵云”。
换句话说,销售收入占利皮扬卡占两位数的百度云,仍然没能走出困窘期去肥增瘦,已成“第三朵云”百度云的滑落,有其发展战略修正的因素在内2022百度全球位数自然生态大会上,百度云与智慧产业发展事业群CEO李斌曾提出,百度云将从软件系统方转向被软件系统方——“宁要150斤的强壮,也不要200斤的脱落下来。
”此举旨在“去肥增瘦”,毕竟在云计算早期,作为总软件系统商的云供应商常常会通过大额总包项目快速做大销售收入及消费市场份额,进而发挥规模效应可结果是,百度最后长了一身肥膘——已成马云口中“名义上的位数好看,但很多都是毛损毛亏的销售业务”。
基于此,百度过去两年间对云计算销售业务的口径,常常都有改善利润率一项而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亦称其民营企业服务项目销售业务的利润率有明显提升今年4月,百度云副总裁陈勇在一次访谈中表示:“过去可能有一些伙伴依赖百度的消费市场开拓进行进店,现在百度往后退了一步,我们需要重新搭建一套联合拓展消费市场的办法。
”换句话说,习惯于狂奔的百度云,这次积极主动松开了刹车但从第二季度半年报来看,百度去肥增瘦的效果或许并未有想象中那般明显半年报表明,2023年第二季度,百度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及民营企业服务项目利润率为34.5%,去年同期则是31.6%。
百度云已成“第三朵云”,不完全是发展战略层面的“退守”所致,其眼下的境遇,很大程度上也同驻扎地俯冲,难觅新快速增长曲线有关一直以来,云计算供应商的自然生态引力,对拉动泛网络顾客格外有效比如背靠B2C体系的阿里云,在B2C、零售金融创新行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百度在泛娱乐社交赛车场的优势地位,则使百度云牢牢整头了游戏、音频消费市场。
只是,作为国内云计算的原生顾客,泛网络消费市场早已被各云供应商所抢食殆尽,不仅无法带来捷伊增量,还可能在存量市场竞争新格局下,成为新一轮烧钱的诱因之一近日,阿里云的积极主动涨价引发了金融创新行业震荡,亦有其他云供应商打出了性价比的牌。
而就在第二季度半年报公布的前一天,百度云正式宣布对多款核心云产品涨价,部分产品线最低降幅达40%;同日,移动云正式宣布全系列涨价,最低起售60%对此,百度老总在例会上谈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云供应商对服务项目器与频宽的投入成本会逐渐下降,因此金融创新行业涨价潮是合理的;涨价幅度较大的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型民营企业,而非大型民营企业。
显然,面对超跌的金融创新行业,所有玩家都想以回笼资金,交更多朋友在此背景下,想要寻求“高质量快速增长”的百度云,也只能被迫卷入此番苦战再者,即便百度云勉强守住了驻扎地,但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政务、产业发展战场,百度云却乏人问津定乾坤。
甚至可以说,这也是百度云已成“第三朵云”的原因之一边界的束缚泛网络消费市场收缩所波及的并非只有百度云,几乎所有的网络云供应商都在被“制裁”的行列基于此,网络云供应商近年纷纷走出舒适圈,加码政企消费市场以攫取增量。
这一阶段,百度云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紧跟着金融创新行业潮流修正着自身的发展战略方向比如去年,各云供应商普遍将政企消费市场视作了第二快速增长极,百度遂于去年7月修正了组织架构,成立政企销售业务线,朝着政务、能源、工业等领域挺进只是,拓展边界有多艰难,消费市场就有多残酷。
以G端消费市场为例,其常常更注重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云服务项目商的背景资历,前述网络云供应商的自然生态优势难以发挥因此,当阿里云、百度云等网络云供应商试图切入政企赛车场时,根正苗红的运营商云半路杀出,迅速接管了消费市场

数据表明,2022年,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三大运营商云销售收入快速增长迅猛;华为云、天翼云更是在消费市场份额层面,实现了对百度云的超越而百度云作为运营商云狂奔的“背景板”,想要分得政务消费市场的蛋糕,难度可想而知再者,即便是政务消费市场,增量终究亦有上限,而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就算是眼下快速增长迅猛的运营商云,待窗口期过后亦会陷入网络云供应商当下的瓶颈期。
因此,从长期来看,涵盖各行各业的产业发展端,或许更能为云供应商提供持久的增量在此方面,百度薄弱的实体基因,使百度云很难在产业发展端讲述动听的故事以汽车云领域为例,相较于百度、阿里、华为等玩家,百度在销售业务布局方面略显迟钝。
尽管从数年前成立百度车联部门到“车云一体化”,百度一直在提升汽车云的发展战略层级,但羸弱的产业发展端始终是其绕不开的坎也因如此,百度的汽车云故事,曾一度集中于微信、互娱自然生态集中的C端只是,汽车赛车场常常秉持着相对保守的产业发展思维模式,这也给了百度云反其道而行之,讲述百度“不造车”故事,笼络用户的机会。
在这个略显混沌的汽车云赛车场,各种故事暂且都有其容身之处,百度此番逻辑能否说服顾客,目前仍是问号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被百度视作“灯塔顾客”和“天使顾客”的蔚来,骨子里正流着百度的血液——多番增持蔚来的百度,目前稳坐其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汽车云,只是百度云在众产业发展端的缩影,事实上,这位网络云巨头想要真正扎根产业发展,或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好在,正在降低“体脂率”的百度云,打法思维相比过去有了积极的转变2017年,进军政务消费市场时,百度云曾以0.01元的超低价投标,中标了某地政务云项目。
这使其一度被金融创新行业钉上“不讲武德”的标签百度云彼时这套打法,是典型的终局思维——要么卷死对手,要么“竭泽而渔”,只可惜,百度并未形成头部垄断局面,反倒因此尽显疲态相比之下,百度云当下所强调的产品化思维,及被软件系统方的定位,显然更加务实,也更加长远。
只是,百度的务实打法,或许符合云计算的演替趋势,但适用于眼下的大模型战事吗?百度输怕了?AIGC浪潮所牵动的大模型,是云计算供应商苦苦等待的新故事尤其是对以BAT为代表的网络云供应商而言,相较于“国家队”背景出身的运营商云,其在AI技术、C端场景方面均具备优势。
而这,或许将助玩家们在下一阶段逆转战局诡谲的是,百度、阿里疾驰抢位之际,颇爱追风的百度,却在“百模大战”中显得格外冷静半年报例会上,刘炽平透露,百度的AI基础模型混元已取得良好进展,模型构建进展顺利此外,百度各产品团队目前亦在着手设计一些有趣的产品。
作为参照,百度早在今年3月便已端出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尽管其在上线初期曾一度引发调侃,但“先声夺人”,确实为百度智能云抢得了先机根据百度半年报,今年3月,百度智能云销售线索环比快速增长超过400%。
此外,目前文心一言正被整合到百度所有销售业务中进行测试,距离接轨C端消费市场仅有一步之遥相比之下,百度的动作不免显得迟钝与谨慎客观地说,面对打法花样繁多、底层逻辑尚未统一且尚存法律风险的AIGC赛车场,谨慎并非坏事,毕竟就算是“奇点”,最终亦需翻越横亘在前的商业化大山。

以曾经的“App工厂”字节跳动为例,其一边宣称不做大模型,一边则同成熟的玩家合作,试图扮演“卖水人”的角色,而百度为QQ引入Midjourney,逻辑或与之一脉相承换句话说,百度对大模型的谨慎,亦是务实的体现。
只是,从云计算“退守”,到裁撤曾寄予厚望的XR销售业务团队,再到大模型慢人一步,百度或许有些“谨慎”有余究其所因,百度或许不是不想赢,而是太怕输这并非百度云一项销售业务超跌所致,而是游戏帝国“裂缝”,视频号壮志未酬等因素叠加的结果。
若将百度视作一名德州扑克玩家,那屡遭挫折,常常会使其打法有所倾向,一种是如赌徒般自毁式的押注,不成功便成仁;另一种则是变得畏手畏脚,收紧筹码,不敢再过多下注现阶段的百度,显然更像后者只是,商业牌局变化无常,胜负难料,自毁式的押注虽九死一生,但也曾赌出了半导体明珠ASML。
而过于保守也未必是坏事,毕竟押注PICO的字节,正在XR赛车场上越陷越深,及时撤退的百度反倒是一身轻百度当下的选择无关对错,毕竟现阶段大模型赛车场内,也还没有谁真正吃到了“螃蟹”若将时间线拉长,一味求稳,势必会失去很多想象空间。
因此,在半年报里将AI视为销售业务发展“倍增器”的百度,下一步将如何落子,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