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产品组成分析和优势的建立

“互联网+医疗”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受到资本、市场和用户等多方的关注在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的时代,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将会如何发展?本文作者围绕互联网医疗产品组成和优势的建立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从事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年头也不短了,做过慢病的健康管理产品,负责过互联网医院整条产品线的建设,也参与过AI健康检测硬件产品的设计。
行业中互联网医疗行业中一些公司在对外的宣传中也衍生出了数字医疗、数智医疗等新名词,无论是服务于医生、还是医院或者是药企或者是保险,最终落地或者说绕不开的都是C端患者那么,如今市面上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呢?。
在谈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前,我们先用一小段介绍下人体有哪些重要组成部分:“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腑”是指空心的容器人体五脏包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人体六腑包含:小肠、胆囊、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五脏和六腑的关系: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人体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八大系统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整个人体的全部生命活动,以保证人体生存和种族绵延。
看到这也许大家会纳闷,文章标题是“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和优势的建立”,PM大白怎么在开篇讲起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八大系统呢,因为PM大白认为产品同样也是一个生命体,产品的0-1即是产品的出生、产品的迭代即是产品的成长、产品的矩阵即是种族的绵延,那么产品作为一个生命体,并且是互联网医疗产品,那么她同样存在着类似五脏六腑八大系统的组织,只是组织的名称不一样,大家不这样称呼而已。
不多说了,下文进入正题,看看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的组成成分有哪些:上文中提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属阴;“腑”是指空心的容器,属阳那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中(下文中简称为“产品”)的五脏六腑PM大白如何定义呢?。
脏:完全通过线上流程即可完成功能目标的模块,定义为产品的“脏”腑:需要通过线上线下配合,并且对用户需求来说,线下部分才是体现产品核心价值的模块,定义为“腑”健康档案:线上线下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所有数据记录;属于整个医疗服务的基础建设层。
医患沟通:患者与医生在线问诊、续方开药等患者管理:医生侧管理多名患者的工具,涉及患者标签、分组、群发等自助工具:不需要医生或医院线上直接参与,患者即可完成的“自我检查”,类似疾病百科、健康评估、疾病自查等。
社交模块:疾病社区、患者与患者间的交流体检服务:线上预约,线下体验门诊服务:线上挂号,线下就诊上门护理:线上预约,线下到家护理住缴挂查:线上缴费,线下就诊诊后随访:线上或线下就诊,线上或线下医生随访实物商品:
商城中实物商品,药品,设备,以及健康险上文中选择互联网医疗C端产品中的几个重要模块定义为其“五脏六腑”,那互联网医院C端产品中将这“五脏六腑”串联起来的八大系统又有哪些呢?其实本质是各个维度中的供需关系。
的维护人:角色体系;参与互联网医疗产品正常运行的所有角色以及角色间的关系;包含:患者、医生、医院、药店、药企、医疗信息系统提供商、监管平台等;涉及:角色定位-供需分析-权责分利-习惯养成钱:交易体系;涉及供需关系利益交换的一切流程;涉及:交易角色-交易物质-交易流程-交易结果。
物:商城体系;主要指为其中一个或多个角色提供交易的集中平台;涉及:物品筛选-入库上架-精准推荐-购买使用事:服务体系;主要指线上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核心流程;主要包含:问诊、续方、健康管理等;涉及:流程分析,事件开始-事件组成-事件步骤-事件结果。
数据:健康数据流;主要指与医疗和健康相关活动的一切数据记录;涉及: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信息:健康知识;主要指与医疗和健康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信息;涉及:信息产生-信息分发-反馈分析-信息应用。
认知:产品认知;主要指相关角色对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意愿强度以及其变化倾向,和对互联网医疗产品或行业价值的认知程度周期:生命周期;角色在平台的生命周期,主要指相关角色在互联网医疗产品中不同时间阶段前提下,以上各个维度的变化规律分析。
上文我们介绍了互联网医疗产品的核心组成模块,但是好像现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并没有迎来爆发期或者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产生价值,那又是为何呢?之前我在生物实验室工作,那个时候社会上就说生物行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可期;后来我转行到了互联网医疗行业,身边的朋友又说,互联网医疗可是互联网垂直行业中的朝阳行业,可是互联网医疗这个朝阳一直在海平面附近起起落落,一直没有升起来,更不用说什么日到中天的趋势,反而是不温不火。

更有甚者,同行们开始怀疑互联网医疗的价值到底在何处,难道互联网医疗就是卖药卖保险卖医疗周边延伸服务的工具吗?个人没有怀疑过互联网医疗价值,至少从没有怀疑过这个行业的未来价值的,只是限于当前的用户就医习惯、政策法规、相关技术以及医疗体系,医疗是一个严肃的产业,必须循序渐进与互联网、AI等新技术结合,这才是负责任的医疗行业从业者该有的态度,因为医疗健康事关生死。
如何在现在的这个行业处境下默默地建立起自己的优势才是正道,那么互联网医疗产品的优势在何处建立呢?其实有两个方向:资源和技术(也许对从事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大家来说,这就是大白话)资源型优势:通过不断地积累医疗业务相关的核心资源建立优势。
1)数据优势定义:这里提到的“数据”仅指患者在所有医疗、健康活动中产生的用于组成患者健康档案的数据来源:线下医院(核心)、线上问诊、用药记录、医保数据、健康险数据、移动设备检测数据……政策: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正是一个信号,出于患者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重要性、复杂性、安全性、隐私性,也只有国家力量才有这种能力去实现;以下是从《“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摘录的部分信息 :。
目的:打通各个医疗数据孤岛,构建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属于整个现代医疗体系的底层基础建设,服务于上层所有与医疗相关的应用服务,对线上互联网医疗尤为重要;最终在健康数据这块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国家完成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的统筹和建设,制定授权标准,然后通过授权的方式提供给具备相关资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其产品中进行调用。
我们选取了腾讯医疗官网以及腾讯医疗面向C端用户的一款产品:腾讯健康(小程序),看看对方在数据建设方面的的产品①腾讯官网产品服务对象划分为了两类:医疗机构与患者、区域医疗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腾讯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向医疗机构与患者,解决方案有:。
前两种方案的实现必然需要与医保系统和医院his系统的对接,则涉及医保数据和his数据的互通;后两种方案则涉及到疾病和药品数据知识库的建设面向区域医疗,解决方案是: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全名健康信息平台、区域智慧医疗平台、区域大数据云,这类方案完全符合了《“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的目标。
②腾讯健康小程序进入首页是不是发现与其他互联网医疗APP呈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呢,腾讯健康既没有直接呈现大量的医生和科室,也没有直接呈现各种医疗服务包,金刚区显示的是“医保电子凭证”和“防疫健康码”,首页还还在功能区显示了“我的医保”入口,以及在服务推荐区1号位显示“本地医保码”领取和查看入口。
2)知识优势定义:这里提到的知识主要指与健康管理,疾病治疗相关的医学知识。
